澳门科技大学将向7位杰出人士颁授2024年荣誉博士学位,以表扬其对创新科技、社会可持续发展、科研与教育发展、促进人类健康和医药事业等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他们分别是(按姓氏英文字母排序): 何大一、大卫·朱维特 (david c. jewitt)、麦可·卡琳 (michael karin)、梁振英、刘兆汉、仝小林、张涛。颁授典礼将于2024年3月大学24周年校庆期间举行。
何大一
国际知名爱滋病专家何大一博士是世界闻名微生物研究院,艾伦戴蒙德爱滋病研究中心首任科学研究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医学院胡应洲教授。何大一博士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的学士学位及哈佛大学医学博士。
何大一博士在爱滋病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工作了40年,何大一博士的卓越研究成果揭示了爱滋病毒在体内复制的动态生物学,使人们对爱滋病毒的理解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这项独特见解奠定了何大一博士在爱滋病抗逆转病毒联合用药治疗的世界领先地位,爱滋病从必死的疾病转化为可用药物控制的疾病,至今全世界2500万爱滋病患者受益于抗逆转病毒合并用药治疗。自covid-19大流行开始后,何博士的研究重心转向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和抗体研发工作。
何大一博士以他卓越的科学贡献获得了许多荣誉勋章和奖项,他是14所大学的荣誉博士。何大一博士是1996年时代杂志年度的风云人物,他也荣获2001年美国总统勋章奖。何大一博士获选入加洲名人堂,获颁泰国皇室玛希隆王子医学奖,荣获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他是加州理工学院董事会会员和哈佛大学监事会会员。何大一博士是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卫·朱维特 (david c. jewitt)
大卫·朱维特 (david c. jewitt) ,英美籍天文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地球、行星和空间科学系的杰出教授,行星与系外行星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太阳系小天体的著名专家。1979年获得伦敦大学天文学学士学位,1980年和1983年获得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caltech)行星科学和天文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他于1983年至1988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任助理教授,1988年至1993年在夏威夷大学任副教授,1993年成为教授,2009年加入ucla。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的院士和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会士。他最著名的成就是与他的前学生刘丽姮一起发现了(15760)阿尔比恩天体,这是除了冥王星和它的最大卫星冥卫一之外,第一颗被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2012年,他和刘丽姮因发现海王星以外天体及描述其特性,对研究太阳系最初之形成及追寻短周期彗星来源提供寳贵资料,而获得了邵逸夫奖和科维理奖。他还是挪威科学与文学院的外籍院士。迄今为止,他已经发表了超过200篇重要学术论文。
麦可·卡琳 (michael karin)
麦可·卡琳 (michael karin) 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对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麦可·卡琳1975年获特拉维夫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随后于1979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自1986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药理学和病理学杰出教授。麦可·卡琳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医学院院士,也是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和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的当选成员。这凸显了他在科学界获得的巨大尊重和认可。
麦可·卡琳对该领域的影响通过他撰写的300多篇论文得以体现,其中100多篇发表在nature、science和cell等顶级期刊上。他的研究的重要性得到了超过300,000次引用和275个h指数的证明。麦可·卡琳的研究核心是探索炎症、癌症和代谢性疾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他的工作揭示了关键的信号转导途径,阐明了这些健康问题的分子机制。他的研究为癌症预防、治疗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
梁振英
梁振英毕业于香港理工学院及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并获中外四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自七十年代末,梁振英即参与中国内地土地使用及住房制度改革,并于1988年国家修改宪法后义务协助上海及其他内地城市批租出地。 1984年至1997年间,梁振英参与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工作的全过程。1997年至2011年期间任行政会议成员,并于1999年至2011年间任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
2012年三月,梁振英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2017年三月,获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同年九月,他创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及大湾区香港中心并任主席。2018年,继而创办「共享基金会」并担任主席。
在教育领域,梁振英于2022年牵头创办「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并担任校董会主席。
刘兆汉
刘兆汉是太阳地球物理学和遥感研究学术领域的先驱者,他是台湾太空计划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台湾中央大学校长、台湾联合大学系统系统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1990年他从美国回到台湾后,基于他早期的研究,他与美国ucar和jpl合作提出并指导实施用于地球大气层气象和气候观测的星座观测系统(formosat-iii/cosmic)。该系统于2006年4月发射,是一个由6颗卫星组成的星座,采用gps掩星技术,彻底改变了对地球大气的遥感观测。该系统每天可收集多达2500个经过校准的全球大气温湿度和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的高垂直分辨率数据,使包括太空天气在内的每日天气预报得到显著改善。
上世纪80年代末,刘兆汉及其学生们创新开发了一种通用且廉价的技术,称为“计算机电离层断层扫描(cit)”,用于电离层的遥感。在研究生涯早期,刘兆汉就发展了电磁波闪烁理论,包括多次散射效应,并对湍流介质中的脉冲传播问题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这对于理解无线电波和大气相互作用以及光通信至关重要。刘兆汉还在台湾的中央大学建立了一套vhf雷达系统,用于研究大气波动和湍流。鉴于他在太阳地球物理学领域的卓越工作,确立了他在国际太空天气研究中的权威地位。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他带领一组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家在台湾进行全球变化和可持续性研究,并确立了台湾在该领域国际上的领导地位。
仝小林
仝小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医内科学专家,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他长期致力于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研究,有机地融合中医“调态”和西医“打靶”策略,首提通过“态靶辨治”重新构建新的中医诊疗体系的学术理论。他建立了以“核心病机-分类分期分证-糖络并治”为框架的糖尿病中医诊疗新体系。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开创性地重构了现代中医本草体系,整合中药药理靶点与中医传统药性理论,实现“态靶同调”。他揭示了“量变致新”、“量变致反”等量效变化规律,构建以“随症施量和剂量阈”为核心的方药量效理论框架,为推动中医走向“量化”时代奠定了重要基础。
新冠疫情期间,作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组长、中央援港抗疫专家组组长,先后奔赴四省十二地及香港特区等疫情一线指导救治工作。创新性地构建了社区防控“武昌模式”,拟定了通治方“寒湿疫方(武汉抗疫一号方)”,研制了首个以寒湿疫病为适应症的上市新药散寒化湿颗粒,制定并推出新冠诊疗的“四个方案”,为疫病防治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中宣部等授予的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人社部等授予的“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章”,中共中央等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张涛
张涛,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曾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能源化工及催化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所率领的团队2011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单原子催化”新概念。2008年发明了纤维素直接转化为乙二醇的新催化过程。长期从事航天催化、生物质催化转化、单原子催化和纳米催化等研究。
张涛院士担任green chemistry,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chemphychem等国际期刊的编委、顾问编委以及《催化学报》共同主编。曾三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突出贡献者”、“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中国催化青年奖”、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2010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6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化学奖、2018年首届“中国科学材料·创新奖”、2023年“亚太催化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