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礼波
资讯科技学院 2011届理学学士
澳门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 会长
光合资本 合伙人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要回来,回来”。许多年后,曾经身为澳科大音乐学会会长的何礼波,依然清晰地记得这首《七子之歌》的歌词,以及在来澳门前以校合唱团成员的身份在澳门回归时一遍遍唱起这歌的情景。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的人生,与历史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多年后,何礼波谈起在澳科大的岁月,由衷地感叹道。
缘起《七子之歌》
1922年至1925年,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更激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他于1925年3月的归国前夕,选择了7个为外虏侵占的中国港口,写下了组诗《七子之歌》,一方面是替这离开祖国怀抱的7个地方抒情,另一方面,更是抒发自己的羁旅之情。其中《七子之歌——澳门》是该组诗首篇。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澳门上空冉冉升起。那一年,何礼波是高中学校合唱团的一员,从排练到正式演出,《七子之歌》唱了不下百遍。开放与包容,籍著歌词,何礼波留下了对澳门最初的印象。
2007年,澳门科技大学第一次在湖南招生,在高中时已喜欢鼓搞电脑、编程的“理科小子”何礼波放弃了内地学校的选择,在与家人充分沟通后,最终选择了澳科大,并选择了资讯科技学院。“澳门作为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国际化舞台,承办了许多的国际活动与赛事,如2008年奥运圣火环游澳门,是睁眼看世界的‘大’平台。澳门开放的环境,也能拓宽自身视野,使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化。同时,澳门科技大学在当时也已崭露头角,呈欣欣向荣之势。”
在缤纷的校园生活中“三观”悄然养成
当真正踏上澳门这片热土时,何礼波终于印证了当初自己对澳门的印象原来如此分差不离。在澳科大的每一天,每一年,对澳门怀有的印象与感情更是日渐加深。
“在这精彩的四年大学生活中,我不仅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定型。”
大一期间,学校音乐学会资讯部招揽电脑相关人才,仅有过合唱队经验但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何礼波就这样意外进入了音乐的世界。从普通的成员,逐步成为了学会会长。“在音乐学会的经历对我日后的工作影响很深,从最基础的资讯岗位,我逐渐获得了横向拓展的机会,学会的活动涉及到的宣传、企划书撰写,执行时事无巨细的观察与把控,如何团结学会的每一个人,发挥他们的特长”, 在音乐学会任职期间,何礼波经历了四次“流行歌曲大奖赛”。从参与者到统筹者,何礼波身上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每次经历都是何礼波一次蜕变的过程,也让他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需要依靠团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010年学生会音乐学会活动照片
不过单依靠团队的力量是不够的,何礼波表示,也正因为澳科大给予的开放包容的氛围,在他和团队的努力拓展,音乐学会的活动获得了学校各部门的支持。何礼波也充分感受到了澳门各界人士对澳科大学子的厚爱,如中联办、文化旅游局、教育局、青联、工会、音乐人等等。这坚定了何礼波在毕业后立志反哺母校及回馈澳门社会的选择。
专注“产学研”联动
在我们表达对未来的困惑时,唐教授回顾了资讯科技几十年来的发展,指出21世纪资讯产业大有可为,建议我们在资讯产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潜心钻研,应摈弃“拿来主义”,做自主可控的“硬科技”。
唐泽圣教授是澳科大创校成员之一,曾担任资讯科技学院院长。在唐教授九秩华诞之际,何礼波在祝贺词里表达了对唐教授给予人生指引的感恩之情。
在澳科大的四年,何礼波就读了软件技术及其应用专业。就读期间,他逐渐意识到“技术能否‘走出来’不单取决于技术本身,而还要看其是否能实现产业化。毕业后,何礼波毅然前往英国雷丁大学亨利商学院继续进修,并选择了市场行销学与国际管理。
在英国进修1年后,何礼波选择定居北京。北京是高新资讯科技的资源重城和思维脑洞碰撞的场域。2021年,何礼波加入了光合资本,他和他的团队一直投身“产业 金融”的践行,并专注新一代资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也挖掘了一批细分领域的龙头。
阅读,是何礼波在繁忙工作中最大的休息和学习。他最近在读的是瑞·达利欧(ray dalio)的《原则》。瑞·达利欧是华尔街投资大神、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在《原则》一书,他从多角度、立体地阐述了生活、工作和管理的原则,而书里关于生活、公司管理,以及人生志向的阐述,也让何礼波有着很多的共鸣。
“我希望能在‘产学研’联动上,成为母校、校友企业、金融资本之间的纽带,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何礼波坚定地说。
让昔日同窗相知相助
2017年12月10日,澳科大北京校友会成立,澳科大副校长、校友会联合总会会员大会主席庞川教授寄语:校友与母校共频共振,相知相助。
▲2017年北京校友会成立仪式照片
何礼波是北京校友会会长,校友会经历筹备到终于成立,整整3年。从最初的微信群,到线下的活动,聚人也聚心。毕业后到北京工作,尽管北京与澳门的物理距离甚远,但何礼波的内心与母校的联系却不因为客观条件而减少。因为有过音乐学会会长的经历,何礼波与很多校友都有不错的感情和日常的联系。于是,便自觉做起了联系人,用微信群把在北京的校友都拉到一起。校友会也从微信群逐渐发展为实体的校友联动联谊平台。
何礼波在校友会成立仪式上表示,澳科大北京校友会将秉承母校“意诚格物”的校训,以服务校友为使命,为北京校友营造畅通的交流管道、举办丰富的联谊活动、打造高效的资源对接平台。加强校友与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让昔日同窗相知相助,共创人生和事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在变局中把握人生
选择澳门,入读澳科大,何礼波总会把当初这个选择放进大的历史进程中审视。同样,他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在爱国爱澳赤诚之心下对自己在澳科大的四年做好计画拥抱变化。何礼波为学弟学妹们留下了三点建议,一、夯实自身的专业技能;二、积极拥抱澳门社会,从澳门看世界;三、积极参加澳门各项活动,把握机会。
“在作人生的重大选择时,要前瞻性地做好职场和生活的各项规划”,何礼波留给后浪们的话简单而锵锵有力。